发布时间:2025-03-18 发布平台:中国教育导报 来源:中国教育导报 开篇:致所有坚守的托管人,过去几年,我们共同经历了疫情冲击、政策调整、行业洗牌,但托管人的脚步从未停歇。今天,晋级教育创始人、晋级托教科技研究院窦昆院长和大家聊聊一个关键问题——2025年,当校内课后服务逐渐“退潮”,校外托管如何抓住机遇,逆势崛起?答案很简单:与其焦虑对手,不如强大自己! 01政策风向突变:校内课后服务为何注定“退场”? A.从“强制覆盖”到“五个严禁”,政策已悄然转向 2018年,教育部要求课后服务“全覆盖”,但2023年文件明确“五个严禁”(严禁强迫参加、乱收费、变相补课等)。 政策收紧的背后,是校内服务引发的矛盾:家长抱怨质量差,老师抵触负担重,学校担忧安全责任。 2025年,政策大概率“只规范不推进”,甚至默许地方自行取消。 为何?地方政府没钱了! 财政吃紧下,课后服务这种“非刚需民生项目”注定优先级垫底。 B.校内服务的“三座大山”压垮最后一根稻草 经济账算不清:收费低(甚至免费)导致学校贴钱运营,财政补贴难持续。 安全责任扛不住:学生基数大、在校时间长,一旦出事,校长“乌纱帽”难保。 教师抵触情绪高:老师被迫加班,工资却未同步增加,“躺平”心态蔓延。 结论:校内课后服务已是强弩之末,2025年将加速退潮,校外托管的春天来了! 02家长用脚投票:为何孩子“逃离”校内,拥抱校外托管? A.校内服务的三大硬伤,逼走家长和孩子 “大锅饭”式服务:一个老师盯50个孩子,作业辅导成“流水线”,问题越积越多。 饭菜难吃、安全隐忧:家长吐槽“孩子宁可饿肚子也不吃校餐”,食堂卫生问题频发。 强制留校,违背减负:孩子在校时间长达10小时,身心疲惫,家长心疼却无奈。 B.校外托管的“降维打击”:口碑才是硬道理 案例:某晋级托管校区推出“作业全清+营养餐食+兴趣课程”,续费率高达90%。家长直言:“多花200元,买的是省心和效果!”核心优势:小班制、个性化、灵活服务,真正解决家长痛点。 结论:“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,校内的短板正是校外的机会!” 03逆袭关键:校外托管如何做到“人无我有,人有我优” A.三大差异化策略,打造“护城河” 策略1:服务升级,让孩子“来了就不想走” 作业辅导:不满足于“写完作业”,而是“全对过关+错题订正”。 增值服务:开设书法、好习惯、科学实验等素质课程,让托管变成“快乐素质学堂”。 策略2:价格普惠,用“流量思维”抢占市场 主动将托管费下调,待生源爆满后,通过研学营、周末兴趣班去实现二次盈利。策略3:安全与透明,让家长“闭眼选” 实时监控系统:家长手机随时查看孩子动态; 每日反馈表:记录作业、餐食、活动细节,消除信任壁垒。 B.盈利模式创新:托管只是入口,后端才是金矿 公式:“托管不赚托管钱,靠后端产品赚大钱” 路径:→低价托管吸引流量;→通过日常服务建立信任;→推出高利润产品(如假期研学、家庭教育课程)。 04实战指南:2025年托管机构必须做的三件事 A.团队建设:打造“铁军”,从校长到老师必须“真爱托管” 1、校长要有信仰:托管不是生意,而是教育使命。 2、老师要专业化:定期培训考核,拒绝“看孩子阿姨”,培养“全能导师”。 B.质量管控:用细节赢得口碑 “五感体验法”:视觉:校区整洁、色彩明快;听觉:播放轻音乐,营造放松氛围;味觉:聘请专业营养师设计餐单;触觉:桌椅符合人体工学;情感:老师每日给孩子一个拥抱。 C.灵活定价:分层收费,满足不同需求 根据服务内容和质量制定灵活的定价策略。 针对不同客户群体提供差异化的价格方案,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。 同时,通过优惠活动、套餐销售等方式吸引更多客户。 比如三四线城市:基础版:500元/月(作业辅导+餐食);进阶版:850元/月(加素质课程);VIP版:1500元/月(一对一辅导+专属活动)。 关键提醒:“降价不是目的,引流才是王道!” 05未来已来:做有准备的“接盘侠”,抢占万亿市场 预计2025年,超60%的学校将缩减或取消课后服务,释放数千万学生需求。 面对校内退潮后的巨大红利,谁准备充分,谁就能“接住”这批流量! 托管的胜利,属于长期主义者的胜利。 结论:“托管行业没有捷径,唯有脚踏实地、持续改进,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!校长、老板们,2025年的战鼓已经敲响! 不要抱怨政策、不要畏惧竞争,只需问自己:我的团队够强吗?我的服务够硬吗?我的模式够新吗? 行动,就是最好的答案!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。 现在就开始行动,升级服务、优化团队、创新模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