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91627326
微信咨询
在线咨询
在线咨询
4000-400-826
十二个招生技巧让咨询家长手到擒来
2023-03-25 10:08


    招生咨询是一种以结果论英雄的游戏,结果就是指成交。没有成交再好的咨询过程都没用。在教育行业中,我接待过大量的家长,我深刻意识到:身在教育行业,我们往往是最接近家长真实内心的那群人。


    因为当一对父母带着孩子来校区咨询时,他们对孩子或严厉、或温柔、或理性、或感性,这些的背后都一定程度上在告诉我们〝父母是什么性格的人?他的心理模式是怎样的?〞因为一个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,很大程度上和他曾经被怎么对待相关联。


    招生技巧实操


    ▌技巧一:学会进行封闭性问题的提问


    家长在咨询的过程中,能针对课程产品的不同卖点设计并提一些封闭性的问题,也就是让家长的回答只能是一些“是”与“不是”的问题。当你设计的都是些封闭性问题时,家长没有那么多想法。而是跟着你的思路走,这样,面咨就基本能成功了。


    ▌技巧二:区分谁是影响者、谁是决策者


    咨询的过程中,尽力吸引决策者的关注;同时,也要善于对待影响者,因为其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整个面咨过程。


    例如:


    1、年轻夫妇来报辅导,多以妈妈为主;中年夫妇来报辅导,特别是大单,多以爸爸为主;


    2、比如有一次一对爸爸妈妈,还带了爷爷一起来参加试听课。爷爷一看就是高级知识分子。


    整个试听几个大人对课程都还挺满意,到了最后的关单环节,爸爸妈妈就问爷爷“ 要不要报 ?”爷爷说:“ 你们自己决定。 ”


    然后妈妈还是追着缠着爷爷问爷爷要不要报名的意见,爷爷继续说着 “你们自己决定好了”。 妈妈觉得不请示爷爷,这个在场的权威怪怪的,而爷爷也觉得代替爸爸妈妈给孙子做决定要不要报名怪怪的。这个时候如果不进行干预,很可能接下来就会成为回家再去“商量商量”的结果,或僵持好半天把咨询时间拉的很长增加更多的“异议”。


    然后我做了一个举动,我对爷爷说:“你们家庭挺温馨的,爸爸妈妈非常在乎看重爷爷的想法,但爷爷呢可能又觉得孩子大了嘛,要自己做决定,爷爷是不是觉得看着爸爸妈妈很独立,能自己拿主意会比较欣慰呢?” 爷爷说:“是啊,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。” 我转头又对爸爸妈妈说:“其实爷爷也希望我们长大成人了可以自己做主意,很独立的样子呢?要不爸爸妈妈就自己定下来好了,这样子爷爷看你们很独立地给自己孩子选择好的教育也很欣慰。”


    这样打消了父母的顾虑以后,他们也放开了给孩子报了名。


十二个招生技巧让咨询家长手到擒来

    ▌技巧三:有渗透力的语言


    有渗透力的语言在于我们所说的话,对客户能产生内心的“扰动”。心理学中有一个干预是搅动潜意识,让他僵化的内心变得松动,可以接收新的观念和认知。所以当我们的语言有“渗透力”的时候,也是改变开始发生的时候。当然用什么语言得在第一条敏感的觉察的基础上,我们正确判断客户的心理动机以后,再使用他“能听懂、能接受、能被触动”的语言去点醒他。


    案例:


    有一个爸爸带孩子来了解课程,了解的时间很长,他对课程也都觉得可以,但就是迟迟下不了决心报名。并不是因为课程他觉得不好。只是他的焦虑和纠结的情结,如果他对我们没兴趣,他不会第一次来了又来第二次,每一次又都聊很久但就是迟迟做不了决定。


    他的纠结有三点:


    第一觉得孩子和以前的老师熟悉了再分开需要时间适应,担心适应不良。虽然以前的效果不好。


    第二担心在我们这里学了没效果。


    第三他要学、想长时间学,怕在我们这里没效果到时候又要重新找学校。刚开始我在解决他这些具体的异议上花了很多时间,结果怎么解释都是无解。


    正确回应:


    后来我意识到这是个“安全感”的问题,不在于具体的现实情况。依恋类型中有三种类型:安全型,回避型,矛盾型。很明显这个爸爸是个典型的不安全依恋的人,这是早期人格决定的。


    他一方面想给孩子好的教育,一方面又很担心新的链接会不会也是不安全的,所以需要一种“确定感”。他中途问我:是不是我们这里的每个学员都能学好,有没有失败的案例。显然这个问题,不管回答“是”还是“否”都掉进坑里了。在对他有了理解之后,我先是共情了他纠结焦虑的难受,同时给他举了一个例子,告诉他:“爸爸的纠结一定不只是给孩子选择学校。就像比如有一份新的工作机会可能工资更高,机遇更好。但是如果你和原来的同事很熟悉了,和领导关系也很好而且领导还留你,你是不是也会感到特别纠结呢?是不是也会担心新的工作万一又出现什么风险。如果呆在原来的工作肯定感到更踏实,更安全。但同时就可能错失了更好得机会对不对。我想你对你的纠结很难受,对你的孩子你会不会希望他对人生能少一点这样的纠结,多一点做决定的顺畅呢?”


    他的纠结是他的情结,而不是孩子当下学习的需要。在让他进行这样一个感受后,我再具体的层面再给他进行顾虑的打消。比如对于我们有没有失败的案例,我让他联想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,重点中学的孩子并不是每一个都一定很好,但是概率和比例是不是要大于普通的学校。因为他们获得的资源更多更优质,所以家长不会纠结肯定优先送去重点中学。再把他核心问题意识化之后,再解决小的疑虑便容易多了。


    ▌技巧四:尽量让家长参与到互动当中


    面对面咨询是一个互动的过程,并不是老师一个人表演的舞台,面咨时做好互动是增加解决方案信服力,使家长关注我们讲解内容的最好途径。


    ▌技巧五:学会诉求与赞美


    赞美家长可以使家长虚荣心上升,给家长以好感,利于签单,使家长停留的时间增长,更有机会签单成功。


    ▌技巧六:学会应对讨价还价的家长


    家长在签单时讨价还价的原因主要有:


    一、对价格有异议;


    二、追求成就感。


    招生老师应付对策首先是自信,突出品牌力,建立不容置疑的诚信感。其次需要对产品进行适度包装,使家长感知到价格上面给予的优待。最后用执着触动家长。


十二个招生技巧让咨询家长手到擒来

    ▌技巧七:面咨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家长做决定


    掌握技巧需要讲究效率,在面咨到一定过程的时候需要引导家长做决定。家长在犹豫不决的情况下招生老师要帮助他做决定。特别是面对多个家庭成员在商量到底需不需要报名的情况下,需要帮助家长做决定。


    ▌技巧八:善于与著名机构做比较


    作为一线招生老师要对竞争机构的情况了解透彻,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面咨家长更多关注敬学习公众号。同时,面咨的过程中,尽量把解决方案、教学质量、后期服务与著名机构靠近,拉近与著名机构的距离,同时突出自己机构的教学特色。


    ▌技巧九:学会观察与比喻


    在面咨的过程中,招生老师要观察家长的表情,并能对不同的表情所表达的信息要熟练掌握,这些可以在行为分析的书籍中找到。在实际的面咨过程中,我们也要学会利用比喻的手法,把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用一个简单的比喻介绍给家长,加深家长的认识。


    ▌技巧十:学会利用面咨道具


    写议论文需要论据,做数学证明题同样也需要“因为……所以……”。同理,在实际的面咨过程中,招生老师要学会利用一些机构专刊、成功案例、微信群实例、评测等对招生老师有利的一面来作为面咨过程中有力的论据。


    ▌技巧十一:学会“销售”机构


    在面咨的过程中,招生老师要学会思考与随机应变,能够化解家长的疑虑;同时面咨的过程中不是单单销售机构的课程产品,还要销售机构的企业文化。很多面咨技巧,需要招生老师在面咨过程中长期去应用。大部分的招生老师从来没有深层次的去思考,或者说主动去理解并反复演练,从而演变成自己的面咨风格,冷漠是很多招生老师自始至终一直以来、平庸的真正原因。


    ▌技巧十二:丰富的知识和案例的链接


    很多时候咨询遇到的问题不会只是课程的专业知识,还需要涉及心理学,谈判技巧,以及很多其他的知识。所以我们需要边增加知识、边链接:新的知识对工作中的案例有没有相似之处。


    记得有一个妈妈带孩子来试听,总担心孩子注意力不集中,上不了我们的课。我观察到孩子玩玩具的时候爸爸妈妈一直再问孩子需要什么不,一直和孩子对话。我联想到之前学过的育儿知识里有提到:孩子玩玩具家长不停去打扰,这本身就是对注意力的一种打扰。我把这个观点温和的反馈给妈妈后,妈妈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,并在以后调整了自己的方式,当然也报名了我们的课程。


十二个招生技巧让咨询家长手到擒来

    招生并不困难,简单分为两个角度:〝知识和经验〞。一个是你所学的知识;一种是你在实际的演练和工作中慢慢总结出来的经验。这两者缺了哪一点都不行。光有知识不去运用和练习,你很难判断你所学的知识是对是错,更无法了解到这些知识运用到不同的人或不同的场景中的差异化。


    同样的,如果你一直很卖力的工作、练习,但却从不去学习补充自己的知识库,那你大多数的练习可能就真的只是“自己感动自己”。其实做销售,就是一个持续学习 、持续练习、复盘、总结的过程。做好招生销售工作的五大重点:


    1、使命必达的执行力。

    2、勤奋的思维能力。

    3、自律的自我要求。

    4、情绪的持续稳定。

    5、自我总结与总结他人的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