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线下活动到线上运营,家长微信群成为关键“桥梁”
移动互联网改变了日常生活,随之而来的也改变着经营策略和营销渠道。越来越多的英语培训机构将营销活动从线下转到线上,线上运营的重点则放在微信群这个大的生态环境中。
虽然现在微信群的使用已经比较普遍,但是关于微信群的运营各位校长是否足够重视呢?
运营成熟的微信群会为一家校区带来低成本的生源、良好的口碑、较高的续费率。运营好一个社群,要先基本做到以下五个方面:
设定共同目标
社群应该是有温度、有趣、有爱的一个团体,他们为了共同的兴趣爱好,或共同的关注点而聚在一起。
家庭教育群的目标是什么呢?
这个群一般有两个重心,孩子成长与家庭教育,而且这个群里面,大部分都是女性。
有的校长将家庭教育群建立起来以后,不知道要干什么,就找点资料,在里面读一下,时间长了,响应就不是很热烈了。
如果你针对用户属性去分析,再去确定目标,群运营就有了正确的方向,也就会有丰富的内容。
发展种子家长
尤其是刚成立的教育机构是非常看重“种子用户”。
在这里有一个关键的地方,你不能一直当“分享者”,你也可以当“需要帮助的人”。因为人有一个特点是被需要。
有一个校长的教育机构,举办了一场家庭交流沙龙,可是报名家长太多,原来的场地根本不够坐,他在群里说,因为人数太多,原来的地方不够坐,有哪位家长可以提供一个合适的地方?
有个家长直接打电话过来,表示他那里有一个可以容纳比较多的人的地方,可以马上安排。最后,在这位家长的帮助下,这个校长找到了场地。
这样可以让家长有参与感,慢慢的成为了教育机构的"熟人”,像自己家一样。种子用户会主动的帮你扩散,帮你传播。
其实,这个可以适用于很多场合,调动所有家长的积极性。怎么调动,怎么让家长有参与感?
像托管机构,可以让家长和孩子录制学习成果视频,再从群里寻求会剪辑的家长帮助,进行一些后期制作。
如果有爱好音乐的家长,可以请家长帮助选择歌曲。角色分配之后,分配到角色的人,会有存在感、参与感、成就感,他们也就会成为未来的种子用户。
在视频结束后面署上参与家长的名字。他们肯定会去给他们的亲戚朋友分享,随之这个群就会发生裂变,这样还会愁没有招生渠道么?
形成网络效应
有一位校长经常在学校的家庭教育群里面开展一些活动,分享一些育儿方法。例如培养孩子注意力、专注力及书写习惯的活动。
但类似的活动一定要让孩子之间去PK,比如让孩子之间去PK找到几十个数所使用的时间长短。
妈妈们都是喜欢玩游戏的,当她们带着孩子PK的时候,可以给她一些精神上或物质上的激励,比如小红包、坚持打卡送图画书等。
小技巧:
如果在自己群里做分享活动,可以让每一个家长邀请两个人,三个人一组来PK,看谁成长得最快,这时社群也在发生着裂变,家长之后就会每天在群里晒图。
这样的比赛就形成了网络效应,这样的群就会发生裂变,群成员数量就会有个飞跃式的增长。
营造仪式感
社群建设和线下活动其实有相像的地方,也是需要一定的仪式感的。那么仪式感怎么去体现呢?
可以参考有些活动组织线下交流会的步骤:
(1)给每一个人做一枚徽章。
(2)带领家长起誓。我要帮助孩子培养他良好的学习习惯,给孩子自由,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。
(3)然后再唱一首歌。一首励志的歌曲,给人以力量。
当有这种仪式感之后,整个组织的面貌是不一样的,给人感觉这个组织很正式、很正规,能给他们来荣誉和成就。
其实这就是一种仪式感,转换到线上可以有开学仪式、颁发奖状、学生生日会等活动。
累积信任
这是社群运营达到高潮的一个阶段。不要想着商业化,不要想着去赚钱,不要想着建社群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家长加入,然后报名上课。
社群背后的本质是经营一种信用关系。不断地去累积信用,所有的人都会成为朋友,而不单纯的只是某个人的粉丝。
当大家都成为朋友了,这样的社群粘性就会非常强。当这样的群达到一定的氛围后,大家对学校的信赖也积累到一定程度,推荐报名及续费也就顺理成章。
校区利用微信群建立了自己的家长关系网,并发掘了属于校区的“种子家长”。
线上的优势也成为线下活动预热及宣传的优质平台,在低成本的运营中创造出新的营销机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