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91627326
微信咨询
在线咨询
在线咨询
4000-400-826
把教训当做教育,这是不是你家庭教育踩过的坑
2022-12-05 16:35


把教训当做教育,这是不是你家庭教育踩过的坑


  把教训当做教育,可能是父母们最容易犯的错误


  有一次在外面吃饭,邻桌坐着的是一家五口,奶奶、爸爸妈妈和一对小姐弟。


  小姐姐性格活泼,在座位上闲不住,一会帮着妈妈拿米饭,一会帮看看菜怎么还没上。


  孩子的奶奶也一直在训斥她:


  你能不能老实点,一秒钟都坐不住!


  看看你弟弟,一动不动吃饭,再看看你!


  再这样,只要你弟弟,不要你了!


  在奶奶的连番说教下,小女孩从最初的有说有笑变得闷闷不乐。


  孩子妈妈可能有点看不下去,说了一句:


  “你别老是训她!”


  孩子奶奶立刻说:


  “我这不是训她!我这是在教育她,是为她好!”


把教训当做教育,这是不是你家庭教育踩过的坑


  女孩听到妈妈替自己说话,还怯怯地看了奶奶一眼,结果看到妈妈听到奶奶说了一句立刻没话了,又无精打采地低头吃饭,再也没有了之前的活泼。


  其实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妈妈表示:自己的耐心都被生活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消耗掉了,而且面对家里的娃,“温柔一点儿、轻声一点根本不管用”。


  孙俪是娱乐圈出了名的智商情商双高的妈妈,依旧做不到完全不教训,教训完了那种心疼和内疚,也是相通的吧?


把教训当做教育,这是不是你家庭教育踩过的坑


  把教训当做教育,可能是我们家长最容易犯的错误。


  教育要传达本心,不要传达情绪


  我们为什么会情绪失控发火?这是每次我们冲孩子发火,冷静下来后第一个要问自己的问题。


  是孩子的行为触犯了规则底线,还是因为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的预期?


  而现实中,我们很多时候忍不住冲孩子发火,都是因为心理学一种关于坏情绪传染的“踢猫效应”。


把教训当做教育,这是不是你家庭教育踩过的坑

踢猫效应


  父亲在公司被老板批评,回到家把淘气的孩子骂了一顿,孩子恼怒地踢了身边打滚的猫,猫跑到街上,冲撞了一辆卡车,撞上了路边的孩子。


  大家或许不难发现,当我们工作太忙、加班很累、身体不舒服、和伴侣吵架等等状态下,发火的阀值非常低,很容易被一点点不顺心的事而口出恶言。


  而没有学会“察颜观色”的孩子,往往就是我们坏脾气的承担者。


  用情绪代替道理虽然能在多数情况下能快刀斩乱麻,却不能让孩子从中学会处理问题的能力。


把教训当做教育,这是不是你家庭教育踩过的坑


  曾经看到过一位妈妈安抚爬栏杆摔倒的孩子,她先上前查看孩子,发现孩子没有受伤,然后抱着哭着的孩子,没有说什么,等孩子情绪稳定之后,才领着孩子看“禁止攀爬”的牌子,温和地对孩子说:


  “妈妈之前跟你说过,施工叔叔在这里放这个牌子,就是为了我们的安全着想。”


  不去判断孩子对错,只是客观的描述这件事,既安抚了摔到难受的孩子,又让道理进入了孩子心里,这才是教育的目的。


把教训当做教育,这是不是你家庭教育踩过的坑


  马云:决定孩子命运和孩子学习的是家长


  马云在一次演讲中说道:“在中国,孩子18岁之前,决定孩子命运、决定孩子学习的是家长。”


把教训当做教育,这是不是你家庭教育踩过的坑


  所以,我们应该从教训的阶段,努力迈到教育的阶段,给孩子提供最适合成长的原生家庭。


  不能条件反射式的教育孩子,多学习一些科学教养技巧,把在工作中、人际关系中付出的经历多一些在教育中。


  接纳孩子的不完美


  有人做过这样的采访,记者问父母:“如果给你的孩子打分,你会打多少分?”很多父母开始滔滔不绝数落自己孩子的不足,然后回答:50分、60分、75分、90分吧……


  当记者问孩子时:如果给你爸爸妈妈打分,你会打多少?孩子们都骄傲地回答:100分!


  人无完人。我们往往可以接受陌生人甚至自己的一些缺点,但是往往却因为对孩子报以太高的期望,不能接受孩子一点失误。


  作为父母,我们要学会赏识孩子的优点,接受孩子的短处,帮助孩子扬长补短。


把教训当做教育,这是不是你家庭教育踩过的坑


  教育要找准时机


  曾经在公交上遇到一对母女,女孩的方向感很差,女孩的母亲一上来,就在说孩子弄不清东南西北的事情,然后嫌弃孩子给她丢人,她说的声音很大,整个公交车上的人都看向女孩。


  女孩难堪的看向窗外,女孩妈妈仍旧喋喋不休地叫嚷,指着前方问女孩那是什么方向,女孩气得哭起来,越发说不清东南西北。


  教育孩子一定要找准时机,要给孩子面子,不要在公共场合给孩子难堪。


把教训当做教育,这是不是你家庭教育踩过的坑


  教育要就事论事


  有些爸妈教育孩子的时候,喜欢旧事重提,喜欢将事件放大归结到孩子的品格上。不仅在亲子教育中,甚至夫妻吵架、婆媳关系中也一样。


  不要因为这件事去牵扯之前的事,也不能因为一件事做得不好去否定孩子的努力,去评判孩子人品,用正确的评价方式评价孩子,然后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评价自己。